• 天津持续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3-23 22:31:08 155
  • 收藏
  • 管理

      主持人: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及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本市持续推进海域环境监测与修复。在做好严控保护前提下,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实现涉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助力天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来听记者肖荻的报道:

      【现场环境音……】

      在天津滨海国家海洋公园附近海域,监测技术人员乘船调查海底牡蛎礁群的生长情况。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洋中心的副主任王彬说:

      【录音:我们用沉积物的采样器,浮游动植物的网具采集。水下机器人去采集牡蛎礁的影像资料,测量牡蛎礁的面积。根据对大神堂牡蛎礁的监测来看,牡蛎礁已经恢复的面积还是很大的,比最少的时候恢复了有一倍的面积。】

      近年来,本市持续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对上千个入海排口进行管控整治。同时,相关部门对天津所属海域资源环境建立了系统化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王彬说:

      【录音:我们现在整个监测工作已经全部覆盖了天津的管辖海域,对海洋数据进行实时的收集。比如营养盐的监测指标、海洋浮游动植物它的技术指标。现在天津的优良水质也就是说一二类的水质的占比已经达到了70%多,海洋水质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在严控保护海洋环境的基础上,本市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天津市海洋空间规划,推动约1000公顷的沿海陆域区域实施项目落位建设。

        最近,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已经完成封关验收前的所有设施建设,未来这里将成为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的保税港区。但在项目确立之初,涉海工程在落地时候却遇到了瓶颈。天津临港综合保税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夏丹说:

      【录音:按照国家海关总署给予的定位,要求在一年之内实现封关运营或者具备交付条件。当时有1.9个平方公里是没有进行海域确权的。平台公司建设涉及一些市政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按照一般项目的前期手续,再加上工期8个月到一年,加一起将近两年的时间,根本就满足不了条件。】

      此前,涉海项目办理用海手续需要经过用海预审、海域证办理和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三个阶段,办理周期在6个月以上。为做好涉海资源的可持续性盘活利用,本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行政策创新,将集中连片的历史遗留围填海区域项目进行打捆论证,相关项目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用海预审。夏丹说:

      【录音:预审意见之后半个月就获得了用海批复。接下来进行了土地的二级开发阶段,基本上一年的时间,然后项目也都建设基本收尾了,实际上现在已经具备验收条件。】

          下一步,本市将重点构建多维度海域空间规划体系、探索海域资源市场化出让方式,在环境保护的同时,有效扩大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域管理处副处长刘莉说:

      【录音:我们对于新能源的使用海域,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前提下率先开展了防波堤的风电的一个研究和探索。比如临港有一个两兆瓦的海上光伏的项目已经落位了。下一步探索天津特色的立体分层设权的模式,有的项目适合海面的,有的项目适合海底的,互不影响的情况下资源的综合利用,推进我们用海投资项目来加速落地,助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上一页:没有了 下一页:漫评:守护“蓝色家园”,共筑海洋生态文明
    全部评论(0)
     
    网页即时交流
    QQ咨询
    咨询热线
    020-28998648